老鼠
一、一般生活習性:
住家周遭及室內經常發現的鼠類有3種,即家鼷鼠、屋頂鼠及溝鼠。家鼷鼠個體最小,體長6至10公分;屋頂鼠體長16至21公分;溝鼠體長18至25公分。家鼷鼠喜居於箱盒或破布堆中,樓層上下皆可見其蹤跡;屋頂鼠善攀越,喜居天花板或樓上,高樓大廈中也常見到;溝鼠一般體型較,喜居於水邊,尤其是溝渠中,故稱溝鼠。
鼠類生性多疑,易受嚇而驚叫,平時多藏於隱匿處,待夜闌人靜才出來活動,活動時是利用頰鬚及眼上部之長鬚,查知周圍的環境,擅長沿著牆壁或物體邊緣而行,常經之處會形成光鮮之鼠徑和留下粒形糞便。鼠類因門齒不斷增長,因此喜歡囓咬物體,由囓咬聲及咬痕可以估計出鼠群大小。此外,鼠類一般不愛吃腐敗及發霉的食物。
二、環境管理:
(一)住家內外避免堆積雜物(如廢棄建材、舊家具等),堆石舖平以免鼠類藏居。
(二)修剪綠籬,清除籐蔓及雜草。
(三)圍牆之縫隙、孔洞應以水泥封堵。
(四)垃圾必須密封加蓋並儘速包妥清運。
(五)如飼養禽、畜、寵物,應避免投置過量飲水、食物,並保持清潔。因為寵物吃剩的食物,如果不清除乾淨,容易招引老鼠來吃。
(六)定期清理水溝。
三、房舍管理:
(一)門戶嚴緊,避免門縫過大,並且隨時修補門窗及門牆破損處。真正鼠害嚴重的地方,門、窗可改用不銹鋼等材質,以免老鼠囓咬。
(二)排水管、落水孔裝設小於0.6公分網目之柵網。
(三)倉庫、貯藏室定期清理,倉庫內東西應成排堆放,中間留有通路並與牆壁保持約20公分距離,貯物架應與地面保持30至45公分距離。
(四)食品及原料加蓋密封。
(五)廚餘垃圾不可倒入水溝內,應妥善包紮投入密封垃圾筒,並儘快清除。
四、因應之道:
發現鼠糞、鼠囓咬痕、鼠跡、鼠穴時,應立刻進行防治,其方法如下:
(一)沿著牆壁、牆角或鼠類經常活動的路徑,置放捕鼠籠、捕鼠夾、粘鼠板、毒餌等以捕殺鼠隻,使用捕鼠器時可用新鮮食物誘引之。
(二)放妥捕鼠器或毒餌後不要經常變動,觀察數日,如無鼠隻前來才更動位置。此外捕鼠器須放平穩,以免搖動驚走鼠隻。
(三)每次投下適量之毒餌,待老鼠取食後再補充,以免久置發霉。餌劑如未被取食則不宜再放餌,因為鼠隻可能不在附近活動或已被毒殺淨盡。
(四)鼠類可藉由粗糙的牆壁垂直爬行進入高樓,尤其是屋頂鼠;溝鼠則善於潛水及游泳。因此,防阻鼠類侵入須注意技巧,如排水管應加0.6公分網目以下之柵網,高樓住家門、窗若有破洞則須修補。
五、注意事項:
(一)置放粘鼠板、捕鼠夾及毒餌,應選擇安全、隱蔽之處所,以免兒童、寵物等誤踩或誤食。
(二)如果發現家裡的紗窗、紗門或木門有被囓咬的痕跡、破洞時,即應檢視是否已遭鼠輩侵入;此外,從鼠糞、鼠跡、鼠穴也可以判斷出家中是否藏有老鼠。
(三)鼠類的食性不同,例如:溝鼠喜魚肉、穀物、有機垃圾,食性較雜;屋頂鼠喜蔬菜、水果及穀物;家鼷鼠喜穀粒,故以食物誘引老鼠時,除注意其新鮮度外,還應投其所好,方能收效。

 鼠類也是台灣常見的疾病病毒源,老鼠除了消耗及汙染食物外,更有磨牙的習性,所以常見破壞電線及傢俱等居家用品,老鼠因其體內容易蘊藏病毒,所以被鼠尿鼠糞接觸過的物品是最常傳播病疫的管道,也會由體外寄生蟲如鼠蚤鼠蜱或鼠蟎,間接引起鼠疫等的傳染疾病,老鼠對實環境的適應能力快,且繁殖力強,老鼠在人類的居住地區幾乎都會存在,所以在鼠類的防疫上必須先了解其習性,使用衛生署核准用藥防治器材,但最重要還是必須從基本的居家環境整潔做起,讓鼠類無處取食及藏身,才能達到最根本的防治工作。